听新闻
放大镜
群众在哪里,法律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2024-05-20 10:57: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社区‘法律之家’就帮我们解决了问题,实在是太方便了。”拿到经济补偿金,顾某等19名工人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公司停业后,经济补偿金迟迟未付。顾某等人找到了宜兴市丁蜀镇川埠社区“法律之家”,向法律顾问顾亭月求助。顾亭月指导他们申请劳动仲裁,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近年来,宜兴市司法局坚持立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民生”要求,在全省率先构建村居“法律之家”,致力打造百姓家门口公共法律服务窗口的“宜兴样板”。党组书记、局长吴跃旺表示:“把满足群众的法治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度下沉法治力量,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不断提升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群众共享法治建设成果。”

  因地制宜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前想要咨询法律问题,就要去镇上或市里,对我们老年人来说确实不方便。现在村里有了‘法律之家’,随时都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法律服务。”近日,望着新投入使用的村“法律之家”,芳桥街道金兰村居民徐老汉感叹道。

  金兰村是典型的农业村,近400户农户将2780亩土地以承包权入股,由村里成立合作社统一经营,但因土地流转、农田灌溉、秸秆焚烧、农具租赁引发的矛盾纠纷也成了常见问题。芳桥司法所所长李燕说:“‘法律之家’积极发挥指导作用,围绕合作社经营期间的产品销售、农机买卖、合同签订等做好法律服务和保障,切实维护广大村民的合法权益。”

  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田间议事亭”应势而生。依托田间议事亭,金兰村“法律之家”积极组织法律顾问,围绕群租房整治、“散乱污”企业清理等工作,向百姓宣传相关法律知识,推动基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组织民调主任、网格员开展矛盾调解,实现法治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

  “‘法律之家’组织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和心理咨询师等,既当法治宣传员,又当人民调解员,‘牵挂百姓事、化解百姓忧’,切实增强了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金兰村村委会主任蒋仲良告诉记者,他们将用好“法律之家”平台,为村民提供扎实有效的法治保障。

  关口前移

  “一站式”解决群众法律需求

  自2022年以来,宜兴市司法局因势而为,以建设村居“法律之家”为抓手,织密纵横交错的“解纷网”,“一站式”解决群众的法律需求。

  2023年11月,新街街道谢桥社区一出租屋发生火灾,导致房屋及室内家具损坏,房主要求租户支付远高于原有物品价值的赔偿。租户虽然自知理亏,但无法承受这样的索赔,于是找到社区“法律之家”的利民调解室求助。“利民调解室,是以谢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宜兴市人大代表杨利民的名字命名的个人调解室。”新街司法所所长陆蓉蓉告诉记者,“了解到房主系谢桥社区老居民,杨书记便经常找他聊天,引导他放下思想情绪,回归到合理补偿的方向。在司法所调解员的帮助下,提出了调解的建议和方案。”

  类似这样化解纠纷的事例还有很多。在实际工作中,宜兴市不断探索好方法好经验。宜城街道持续深化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探索打造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和法律服务阵地。蠡河社区“法律之家”精心打造“邵胜君调解室”“胜君说事亭”等特色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全天候的法律服务。截至目前,该市已在151个村居建立“法律之家”,成功打造“老兵”“家事”“紫砂”等特色调解室17个,受理调处矛盾纠纷1.3万余件。

  多元协作

  探寻基层社会治理“秘诀”

  释放村居“法律之家”发展合力,整合利用辖区资源,有效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民主协商、能调则调、及时解纷……是宜兴基层社会治理有方的“秘诀”。

  前不久,丁蜀司法所和卫陶新村社区“法律之家”联手解决了困扰居民已久的公共车位私自安装地锁等“抢位大战”、停车难问题,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卫陶新村是一个开放式的老旧小区,居民多次在网格群反映小区车位不足的情况,还有部分居民自行安装地锁,将公共车位变成了私用,不少居民对此很有意见。了解情况后,丁蜀司法所组织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和居民代表等以“琰”法议事会为平台,及时召开协商会议,宣传解读相关法律规定,劝导社区居民依法停车、主动拆除地锁。针对劝导无果的,会同综合执法局对地锁进行统一处理,实现了基层法律服务“神经末梢”与城市治理“基础单元”相互融合、共同促进。

  近年来,宜兴市司法局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依托村居“法律之家”,下沉法律资源,动员“三官一律”、居民代表等社会力量,让兄弟不再反目、邻里不再纷争……

  “我们创新打造了‘三员三会’‘红网微治三治融合’‘邻聚蠡’等‘援法议事’工作品牌30多个,实现了德与法在基层融合落地,让法治在基层矛盾化解中焕发出新的魅力和价值,助推社会和谐稳定。”吴跃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宜兴市加大构建集中一体化村居公共法律服务模式的力度,持续巩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成果。截至4月底,全市“法律之家”开展“援法议事”活动300余次,成功解决土地流转、种植灌溉等问题和纠纷80余起。

  编辑:卢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