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高检院通过视频系统举行了全国检察机关党史系列讲座第三场报告会,高检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孙谦以“人民检察的发展历程与初心使命”为题作报告。这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第一次听检察人讲检察史,作为检察后辈普通一员,终于有机会管窥百年党史中属于检察人的历史篇章。此前聆听过孙检所作的“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理解与适用”专题讲座,对孙检真挚、质朴、激情以及深厚法律专业功底的授课风格印象深刻。此次报告会我也是一开始就期待满满,实际体验效果更是精彩。
人民检察史是党的检察事业史
开宗明义,孙检说,人民检察史是党的检察事业史。寥寥十三字,厘清了检察史与党史的关系。随后,孙检用他特有的略显沙哑沧桑的声音,给我们呈现了自人民检察初创时期、人民检察形成和波折时期、人民检察发展完善时期至人民检察进入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梁柏台、何叔衡、谢觉战、李木庵、罗荣桓、李六如、蓝公武、张鼎丞等十数位检察先辈们奋斗历程及其主要历史贡献。2个多小时的报告会,倏忽而过,在孙检的引领下,我们仿佛乘坐时光机,亲见了每一位有血有肉、有模有样、有激情有热忱的检察先辈艰苦奋斗乃至壮烈牺牲的真实历程。作为一名普通检察后辈,我时而被先辈们为革命事业“推开警卫奋而跳崖身亡”的豪壮决绝所感动,时而被先辈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开创检察事业的豪情所激荡,时而为特殊时期先辈们的曲折经历同感委屈彷徨。这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931年出任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部长的何叔衡。
何叔衡:“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 人民检察制度初创人
何叔衡这个名字,此前在《学习强国》等其他场合中多次见过,人物标签是 “中共一大代表”“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等,壮烈牺牲的事迹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这位在战斗中因“伤重不愿拖累部队毅然推开警卫奋而跳崖身亡”的革命先贤,竟是人民检察事业的初创人。2021年是人民检察制度创立90周年,那么人民检察制度则初创于1931年,当年的红色政权第一位检察长的梁柏台与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部长的何叔衡,自是人民检察制度初创人了,两位又同于1935年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原来,从初创时起,检察人理性克制的表象之下就天然蕴含着为党、为人民、为国家、为革命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昂扬激情,这大概就是所谓检察事业中的红色基因。激情始于理性,忠诚源于信仰,互为表里,和谐统一。此后,不自觉地对关于何叔衡的历史资料留心起来。5月份,最高检微信公众号推出了《百年党史中检察档案》栏目,开篇为《党绝对领导下人民检察制度的光辉起点—中央工农检察委员部》。文中唯一的图片是一份边角剥落、颜色泛黄但字迹清晰工整、内容完整的文件,图注称“1931年1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布告(第一期)载明,选举何叔衡为工农检察人民委员”。正文表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平等作为理想与追求,创立初期就高度重视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上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第一个以国家形态出现的人民政权。会议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为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最高权力机关。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设人民委员会,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行政机关。人民委员会下设九部一局,其中,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检察机关,由何叔衡任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的设立,是党绝对领导下人民检察制度的光辉起点。”全文摘录于此,是因为唯此才能厘清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与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关系,与党创立初期的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关系,与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平等的理想追求的关系。如此追根溯源,也满足了将我这一当代普通检察人与何叔衡这一伟大革命先贤建立起联系的私心愿望。
虽历经沧桑,归来仍是少年
6月1日,宿迁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我们观看了“中国共产党在宿迁”主题展,展馆中一张名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人”的文件上,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李汉俊、邓恩铭、李达、王尽美等十位先贤的照片,其他人或戴着西式眼镜,或着西装,或为青年才俊,唯有何叔衡与董必武两位风格最为不同,相貌上看年龄50+、两撮小胡子,穿着纯黑中式上装,唯有两道浓眉与坚毅的眼神,使他们与整体画风保持一致。讲真,我对着何叔衡照片端详半天,实难将照片中刻板、拘谨、沧桑的人物形象,与毅然推开警卫奋而跳崖的热血之人,合二为一。我一直以为,青少年时期热血激情即所谓赤子之心,年少不知人世险恶,一往无前的勇气中大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成分在;而经历过太多悲欢离合后,渐渐修炼至对世道不公、人民悲苦司空见惯,所谓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是什么让已处于知天命、近花甲年龄的何叔衡,重燃了少年人的热血激情,以致完全不顾个人安危,用生命践行 “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而我们这些日常与各种案件打交道的普通检察后辈们,又如何在渐渐看惯案件及生活中人性险恶、人世悲苦的职业生涯中,继续传承何叔衡为革命、为党的事业不计个人安危荣辱、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少年热忱?
从“反封建的穷秀才”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带着这些疑问,我搜索了更多关于何叔衡参加革命之前的故事。《学习强国》3月份刊发了一篇名为《何叔衡:从“反封建的穷秀才”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文章。文内表述,何叔衡幼年时过着边务农边读书的生活,1902年在他26岁时,遵父命参加晚清科举考试得中秀才。这年11月,因深感“世局之汹汹,人情之馈馈”,他宁愿教书种地也不愿担任县衙委任的管理钱粮的职务,被乡亲们称为“反封建的穷秀才”。他利用乡间教书的空暇,认真阅读明末清初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著作和学习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变法思想,产生了“历史前进了一千多年,今天的中国还不如汉唐盛世”的历史追问。当时人民苦不堪言的现实,逐步使他认识到了根源在于封建王朝的腐败。他在37岁时考取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成为一名学生,并开始阅读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每周评论》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杂志,并经常同毛泽东、蔡和森等进步青年研讨社会问题,交流改造中国的看法。1918年4月,何叔衡42岁时与毛泽东等人发起成立革命团体-新民学会,成为年纪最大的骨干会员。在五四运动前后,何叔衡就提出:做人要为国家、民族干一番事业。在党创立时期,他又强调,“革命者就要抱定舍身忘家的决心”。这是他革命一生的真实写照。谢觉哉评价他说:“何叔衡同志对党的认识和坚定,是超人一等的”。毛泽东评价他:“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我绝对不是我一家一乡的人”
《学习强国》5月初又推送了一篇名为《何叔衡: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何书衡的革命经历。“何叔衡,1876年出生,湖南省宁乡市沙田乡长冲村人。1913年37岁的何叔衡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学志同道合,成为最好的朋友。师范结业后,先后在两所学校任教,同时积极参与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的革命活动。先后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成立新民学会、湖南俄罗斯研究会、湖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于1921年7月,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后又先后前往上海为党创建地下印刷厂、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并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徐特立、董必武等在特别班学习。1930年从苏联学习回国继续参加革命工作,直至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时被敌人三面包围,年近六旬的何叔衡因为身体有病跑不动,为不拖累其他战友,他高呼“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而纵身跳崖,壮烈牺牲,时年59岁。”何叔衡出生地湖南宁乡市长冲村党总支书记曾乐这样评价,“如果不是有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何叔衡本可以在家乡安稳富足地度过一生,但是他却选择了投身革命,就像他写的那样:我绝对不是我一家一乡的人,我的人生观,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善终的,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的---。“在何叔衡革命精神感召下,宁乡市涌现了一大批品格高尚、敢闯敢拼的仁人志士。”
至此,我明白了为何年近六旬的何叔衡能够为了革命、为了战友舍弃个人生命,因为他从不是“一家一乡的人”,从不肯“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始终将“做人要为国家、民族干一番事业”作为追求,始终持“革命者就要抱定舍身忘家的决心”。要改变情绪,先改变认知。只搞清楚人生根本价值所在,才能在岁月长河里永葆初心,生命不息、战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