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观看了电影《悬崖之上》,它讲述的是四名曾经在苏联接受过特别训练的中国共产党特工小分队,在回国执行“乌特拉”秘密任务过程中,由于叛徒出卖深陷敌人圈套,凭借着强大的共产主义信仰与敌人斗智斗勇,最后取得胜利完成任务的故事。紧凑的结构、惊心动魄的剧情、剑拔弩张的场面,让我的心从始至终跌宕起伏、充满紧张感,即使走出电影院,脑中还一直闪现着电影中每一个共产党人为了完成使命与敌人战斗博弈的情节和他们面对残暴酷刑时坚忍的眼神。电影中每一位演员的演技都非常的精湛,把每一个角色表现的淋漓尽致,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并不是演员,就是当时那个年代真实的人,让我在感动之余,更能真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英雄本色。
震撼:“什么也不肯说”
从小兰返回临时落脚点准备开门感觉不对拔出钥匙离开时的机警,到楚良被敌人追逐打光所有子弹为了不泄露秘密吞掉毒药时的决绝,从王郁在冰天雪地里看到自己失散多年的两个孩子时眼神里的“脆弱”,到周乙看着一个个战友死在自己面前却无能为力时的煎熬和隐忍等等,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让我感到震撼的还是,张宪臣面对极刑和枪决时散发出的强大意志和不屈精神。
张宪臣成功偷书之后,因打听自己孩子下落暴露了自己,被敌人用车撞倒被捕。为了逼迫张宪臣说出“乌特拉”秘密行动内容,敌人对他使用了严酷的电刑,他们在张宪臣的耳垂、前胸上夹上电极,接通电闸对张宪臣的全身进行电击,张宪臣强忍着巨痛直至呕吐、大小便失禁、遍体鳞伤晕倒过去,却依然靠着一种强大的力量挺了过来,一个字也不肯说。当时的场面非常血腥惨烈,触目惊心,哪怕是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张宪臣身体上所遭受的巨大痛苦,但我们又根本想象不那到底是多么极大的痛。电影最后,张宪臣被拉到刑场执行枪决的时候,并没有像金志德、谢子荣等人那样瑟瑟发抖,而是站立着仰天微笑,表达出了自己心中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斗志。
感动:“我这个身子出去也是废的,不如废物利用,咱俩保一个”
张宪臣拖着自己血肉模糊的身子艰难逃出刑房后,周乙愿意拼死一试将自己的同志送出,可是张宪臣认为周乙比任何人都有活下去的价值,毅然决定牺牲自己来隐藏周乙的卧底身份保护周乙的安全。周乙问张宪臣有什么要交代的,张宪臣最先想到的是让周乙想办法帮着二组战友脱身,在周乙的追问下,他才说出隐藏在心底的牵挂,“在马迭尔宾馆前面的小叫花子里头,有我和王郁的孩子”,张宪臣用颤抖的语气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周乙哭了,在场的观众也瞬间泪目。自己的事、自己孩子的事都是小事,战友的安危、任务的完成才是大事。此时我的心里五味杂陈,如果当初不去打听自己的孩子下落,他也就不会被抓、就不会牺牲;可是尽管是受过严格训练的特工,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是有感情的,更何况是自己的在流浪的孩子。
信仰:“天亮了,就好了”
电影一开始,特工小分队四个人每人拿了一颗有毒的药片,一旦陷入绝境,就要服药自杀,此时的他们抱着必死的信念。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只要有一点活下去的机会都绝不会放弃,此时的他们抱着生的希望。他们视死如归、向死而生,心中一直坚信黎明就在眼前,就像张宪臣对小兰说的那句“天亮了,就好了”,正是在这样坚定信念的支撑下,完成了“乌特拉”任务。“乌特拉”行动是一场四人特工小分队拼死营救证人王子阳的任务,更是万千共产党人、英雄先烈为了民族大义抛头颅、洒热血,带领中国人民摆脱黑暗走向黎明的伟大革命事业的一个缩影。影片中的角色为了完成一个“乌特拉”任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想而知中国几十年革命事业的艰辛,但中国革命者总是能够在危机中重生、在逆境中成长,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创造了一个个历史的传奇。这部影片口碑不错,不仅仅是取景真实、演技精湛、剧情扣人心弦、给人心灵震撼和无尽感动,更多的是它会带给我们一些感悟和思考: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又是什么让他们这般坚韧不拔、百折不饶?我的内心告诉了我答案: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至死不渝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员。
传承:“不忘来时路,砥砺再前行”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繁荣昌盛,靠的就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顽强拼搏、无私奉献;我们能够享受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也是一个个共产党员屹立于悬崖之上用自己的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砥砺奋进新征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认真学习党史、铭记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作为新时代的检察人,我们要立足岗位、务实苦干,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对无数革命先烈和默默奉献的每一位共产党员最好的致敬和最大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