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专业化建设】潜心抓“潜绩”——专业化成为宿迁检察“重头戏”
2021-12-23 09:17:00  来源:宿迁市检察院

  60页,32784字,记录下的是宿迁市检察院一次常规检察委员会会议上,15名委员针对案件的观点交锋、精彩碰撞。

  2021年7月2日,宿迁市检察院召开检察委员会会议审议2件拟报请最高检核准追诉的案件,与会15名委员从事实证据到法律适用、从类案检索到法理观点,轮番抛出82个问题,现场讨论热烈,承办检察官倍感压力。

  从早上9点到晚上6点,持续性的观点对抗和高强度的身体压力,目的只有一个:让论据更充分、定罪更精准。专业、细致、严谨,这是每一位委员和承办人的职责要求,更是凝结着宿迁检察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共识。

  最高检张军检察长在各地调研时反复强调,“与以往相比,我们的能力进步了5分,但人民群众的需求增加了10分,我们差距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宿迁市检察院党组深刻认识到,宿迁检察干警数量全省最少,人均办案量长期位居全省前三,业务骨干流失现象尤为突出,人才匮乏的短板愈加明显,已经成为制约宿迁检察工作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2020年10月,宿迁市检察院出台《宿迁市检察机关专业化建设实施意见》,提出3-5年的专业化建设目标、总体要求、实施路径,明确“要把加强专业化建设,作为法律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最基础、最关键的‘潜绩’去抓,久久为功、持之以恒”。

  如何抓专业化建设?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宿迁市检察院提出以“集训”为基本路径,围绕业务知识、工作流程、工作技能三个方面,深入办案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推进专业化建设。

  为此,宿迁市检察院成立专业化建设领导小组,按照业务条线下设6个集训队,由分管领导任队长,吸收40周岁以下干警为集训队员,制定年度集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要求各部门、全体干警都要围绕岗位工作职责,查找能力短板,制定部门和个人的专业化能力提升任务清单。

  2021年,全市检察机关组织开展各类集训活动80余期,不仅涵盖了检察办案业务,还包括人事、宣传、党建党务、财务纪律、执纪问责等综合业务。

  专业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对此,宿迁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加云提出,推进检察专业化建设,目的是将领导和干警的时间、精力、注意力吸引到研究专业问题上来,培养专业精神、增强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准。

  2021年9月20日,宿迁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高坡收到一条短信:“提前祝高坡检察官中秋节快乐、家庭幸福、团团圆圆。我永远记住你说的话,不再让我流血流泪,感谢你挽救我,人民的好检察官!”。这是高坡办理的一起信访案件当事人发来的信息。当事人因不服公安机关对其弟弟涉嫌盗伐林木行为的不立案决定,连续上访10余年。

  2021年7月,宿迁市委政法委将此信访线索移交检察机关,高坡承办该案后进行认真审查,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符合法律规定、并无不当。但是该案当事人因其母亲和弟弟擅自卖掉两家房屋前共有的林木而长年信访,甚至因此大打出手,家庭不和、积怨重重,当事人扬言要与其母亲和弟弟一直“斗争”下去。如不妥善化解,矛盾将长期存在,甚至有激化的风险。

  为此,高坡5次登门,邀请当地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共同做其思想工作,耐心开展释法说理,最终让一家三口握手言和,10余年的家庭积怨就此化解。而根据相关规定,高坡在职责范围内只需要答复当事人处理结果并说明理由即可。但其本着一名普通检察官的司法初心和为民情怀,通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主动“多走一步”,赢得了当事人的信赖和认可。

  心有所期、行有所至、定有所成。专业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高质量履行检察职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专业化建设一路走来,一路花开,是在探索,也是在收获。

  2021年9月28日,为期四天的江苏省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落下帷幕,宿迁市检察机关参赛选手沈晓明、王成霞荣获标兵称号,斩获最佳审查报告、最佳答辩等3个单项奖,创下宿迁检察参加省级业务竞赛最好成绩。无独有偶,全省检察机关案例撰写竞赛、控告申诉业务竞赛,一年来,共有4名干警荣获全省检察业务竞赛标兵称号,3名干警荣获能手称号。

  在专业化的号召和引领下,宿迁检察的本领恐慌更加强烈,学习研究业务的氛围愈加浓厚,能力提升成为行动自觉。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办理了全国首例为未成年人文身民事公益诉讼案,唐某某聚众斗殴案入选最高检第27批指导性案例,12个案件入选江苏省检察院典型案例,3个课题获省级以上立项,32篇论文入选江苏省刑法学、刑诉法学、案例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8篇论文获奖。

  “扛旗夺牌”并非专业化建设的目的所在,而是作为一种内生动力和手段,激励着宿迁检察干警内强素质、外练本领,以过硬的专业素养行使司法权力,以求极致的精神办好每一个案件,让检察工作可知可感,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编辑:卢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