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哗哗……”近日,在启东市北新镇永丰村,村民刘某扭开了家里新装的自来水龙头,一股久违的清澈水流汩汩流出,他赶紧凑上前洗了个手,48岁的人开心得像个孩子。
“很久没看到儿子这么高兴了。”刘某的母亲激动地说,往日儿子不太愿意说话,今天却很兴奋地叫了自己妈妈,还跟信访局的同志挥手道别。
刘某家的“喜事”,还得从启东市信访局的一次走访说起。两天前,根据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统一安排,市信访局专门组成工作组,赴北新镇永丰村开展走访。在局长赵琛带领下,工作组走家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对村里的低保五保户、征地拆迁户、信访重点户等进行走访。“已经三年多不用自来水了。”在低保户刘某家中,工作组发现了一件让人吃惊的事情。
原来,刘某患有精神残疾,是村里的重残补助对象和低保户,母亲居住外地,他常年独自生活。2018年,由于未及时续缴水费,加上家中水管破裂,刘某便不再使用自来水,日常用水就靠屋前的一口小井。
“群众利益无小事,更何况现在夏日炎炎,疫情未退,群众生产生活肯定受影响。”工作组随即将信息反馈到市水务集团。启东市水务集团领导高度重视,次日下午,就指派下属北新镇供水管理服务站工作人员会同工作组来到刘某家。
“刘某生活贫困并且患有残疾,我们决定免费为他接通水管,并砌一个新水池,以解决生活用水问题。”由于水表离屋子有些远,工作人员铺设水管颇费了一番周折。经过3个多小时紧张的忙碌,至下午5点半,新水池终于安装完毕,自来水管也顺利接通。“这个沉睡了三年多的水管终于醒了。”在场围观的村民发出了感慨。
“群众利益无小事,信访部门要做出表率,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走访,变群众上访为信访部门主动下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启东市信访局局长、市社会调解中心主任赵琛表示,“我们要牢牢把群众的话记在心上,把群众反映的事落到实处,以信访工作的零距离、接地气、办实事,换取群众内心的真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