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古井“回家”了
2022-11-24 14:15: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六朝砖井被变身西洋雕塑!”2019年5月,一则消息在南京微信朋友圈、网络平台传播开来。原来,位于南京碑亭巷不可移动文物的“六朝古井”,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座西洋雕塑。

  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追问:千年古井去哪了?是谁把它挪了窝?

  千年古井“挪窝”

  从网络平台上看到这条信息后,南京市玄武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敏锐感觉到这是一条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他们第一时间实地走访了该处古井,开展线索调查。档案资料显示,位于玄武区碑亭巷路边的“古井”,是南京目前唯一在原址展示的六朝砖井,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是六朝时期的皇宫御井。

  “早在2018年下半年,玄武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就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辖区内11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逐一摸排,通过记录位置信息、拍摄影像资料等方式,逐步建立并完善文物公益保护档案,‘六朝砖井’正好收集在档案中。”玄武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沐岚说,比对档案资料发现,该古井已经被迁移至50米外的一处院内,井深明显变浅,致使大量古砖遗失或者损坏。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不是民事、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公益诉讼法定领域。对于六朝砖井案,是从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国有财产监督切入,还是作为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保护新领域探索,玄武区检察院选择了后者。

  2019年5月23日,玄武区检察院决定对“六朝砖井”公益诉讼立案调查。经查,南京A公司在装修改造施工过程中未经批准擅自委托南京B公司对“六朝砖井”进行拆移,造成文物本体损毁。

  玄武区检察院依法向行政主管部门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处罚相关责任主体并采取文物补救修复措施。

  擅挪“古井”属于文物侵权

  案件审查阶段,违法行为人辩解认为,“六朝砖井”曾因危房改造被搬迁而后又回迁原址,早已不属于文物,其不存在文物侵权行为。办案检察官通过走访摸排、调取书证、询问证人、调取原始档案资料,还原了“六朝砖井”从考古发掘、搬迁保护、回迁保护、遭到拆移全过程。“考古发掘和搬迁保护时期档案资料证实,‘六朝砖井’两次保护性搬迁,均有文物部门批准和专业方案指导,并由专门资质公司采用整体打包方式进行,未影响文物本体和价值。因此,可以认为现存的‘六朝砖井’和发掘出土时具有同一性,依然具有文物价值。而其擅自拆移行为属于文物侵权行为,从而击破违法行为人的辩解。”沐岚说。

  侵权行为认定了,但文物价值如何认定,成为摆在办案检察官面前的一个难题,因为文物价值损失是认定公益受损程度的重要指标。

  “2019年‘六朝砖井’被拆移后,砖井高度降低,砖数减少,这是古井的直接损害结果,但涉案砖材不能流通,无交易价格可供参考,难以通过常见的市场价格评估方法来确定文物价值损失。”沐岚说,根据《涉案文物鉴定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检察机关在办理文物刑事案件时,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和专家对涉案文物进行鉴定,民事、行政案件可以参照执行。司法实践中,上述法定的鉴定机构往往只对文物的属性和等级作出认定,一般不作文物价值损失认定。

  为了解决这一办案难题,玄武区检察院邀请业内知名拍卖公司、专家学者组建权威性、综合性专家组,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汇集各方专家意见,探索以专家意见作为认定文物价值损失的依据,最终形成包含历史文化、砌筑工艺、公众展示、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文物损失综合评估报告。根据报告,玄武区检察院决定诉请法院判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罚损毁文物的行为,判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督促相关责任主体落实六朝砖井保护展示方案,在古井原址恢复重建。

  2021年5月,该院依法向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在法院审理期间,行政主管机关主动履职,对违法拆迁古井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积极督促相关责任主体按照时间节点启动文物修复工作,确保文物整改及保护展示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保护联盟”推动“古井”回家

  鉴于检察机关诉讼请求已全部实现,2022年1月,该案以撤诉处理。今年4月,根据最高检公益诉讼“回头看”工作要求,经现场核查,“六朝砖井”整改及保护工程还在施工中,但由于对古井修复困于专业技术因素,六朝砖井的回家之路走得异常缓慢。

  2022年6月,南京市玄武区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保护联盟(下称“联盟”)成立大会在玄武区检察院召开,联盟由15家文博场馆、5家企业、2所高校等共51家单位或个人组成,常务理事会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博物院、玄武区检察院等9家单位组成,秘书处设在玄武区检察院。

  联盟的成立,让古井的回家之路迎来“春天”。

  针对古井的修复还原,玄武区检察院组织联盟的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调查取证、鉴定评估,就保护修复等方面给予了很有支撑力的专业意见,文物主管部门多次组织研讨会,讨论形成科学的文物修复方案,并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加快修复工程进度。

  今年6月30日,“六朝砖井”修复完工,经过南京博物院考古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知名文化学者等组成的验收组验收合格,“古井”回到原来的“家”。

  如今,在玄武区碑亭巷,这座南京目前唯一在原址展示的六朝砖井,向人们诉说着悠悠千年的岁月变迁。

  编辑:卢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