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保密局工作人员、建筑公司经营者、律师……一男子把自己包装成不同身份的成功人士,利用婚恋网站、QQ等聊天软件结识女性,打着婚恋交友的幌子实施诈骗。近日,经南通市通州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关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我现在执行任务,头部中枪了,需要钱救命。”2019年9月,家住苏州市的胡女士收到一则求救短信,发件人是她网恋“男朋友”关某。还没等她反应过来,胡女士又收到一张关某头包纱布的照片,看似情况十分危急。
关某是胡女士2013年通过QQ认识的好友,对方表示自己在北京市工作,是国家某部门工作人员,因为身份特殊,相关信息不能对外公开。胡女士对关某的话深信不疑。
在聊天过程中,关某坦言已婚,妻子是大学老师,但两人感情不和。声称和胡女士比较投缘,想开始一段新的感情。考虑到对方有家庭,胡女士拒绝了,两人也断了联系。
2019年,关某又联系上胡女士,表达爱意,在关某的甜言蜜语下,胡女士终于答应和其交往。在交往期间,关某多次以家里出事、介绍投资等理由向胡女士借款,想着还不是很了解对方,胡女士一直没借。直到看到关某头包纱布的照片,胡女士出于感情考虑给对方转了1万元。
“我借钱给关某,是因为我一直以为关某和我是以结婚为目的在交往,而且他是公职人员,肯定不会骗我。”稳定的工作,坚定的承诺,让胡女士沉浸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中。之后,关某又以给家人买房等理由向胡女士借款。
同样被骗的还有家住南通市通州区的王女士,王女士在发现被骗后,立即到当地派出所报案。2022年6月3日,公安机关对该案立案侦查。直到公安机关找到胡女士时,她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经查,关某平时在苏州做点小生意,并非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经营不善,手头经常缺钱。除了诈骗胡女士、王女士,他还化名朱某,编造建筑公司经营者、律师等身份,虚构母亲生病需要做手术、购买原材料需要资金等理由,骗取8名受害人共计114万余元。
检察机关审查认为,关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巨额财物,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审查起诉过程中,经办案检察官释法说理,关某自愿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法院审理后,认为检察机关指控罪名成立,采纳检察机关量刑建议,依法作出上述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