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初,江西省某职业技术学院放寒假了。小宇(化名)拖着行李箱,走在回家的路上。行李箱里除了为爸妈准备的新年礼物外,还有新余市渝水区检察院检察官送给他的普法书籍。“这个春节假期对我来说,肯定和以前不一样,除了有爸妈的饭菜香,还有你们的‘法香’陪伴我呢。”小宇对前来送行的检察官说。
一年前的那个寒假,却是小宇至今难以忘记的一个噩梦。那年小宇17岁,放假后接到朋友小李电话,被邀集去打群架。
案发后,小李等人被抓,小宇趁乱溜了。他害怕极了,像鸵鸟一样整整20天闷在家里,心惊胆战地度过了2017年的春节。结果新学期一开学,公安民警就到学校找到他,小宇被刑事拘留了。
案件被移送渝水区检察院审查批捕,该院未检科检察官在提审时,小宇哭诉说,他因为无知和义气而涉嫌犯罪,又因为害怕受到惩罚,失去了主动投案的机会。
“他们虽然犯了法,但他们还是未成年人,可塑性大,我们一定要尽力挽救。”检察官在做了大量社会调查工作后,认为小宇具有帮教条件,可以不予羁押,便对小宇作出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同时制定了具体的帮教措施。
检察官还不辞辛苦地奔波在学校与小宇家庭之间,通过和小宇老师、父母交流,多次找小宇谈心,帮助小宇和父母、同学融洽相处。
检察官的一言一行,深深触动了小宇的心。这个以前不爱学习、行为散漫的小伙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2017年7月,小宇通过努力,还考上了学院的大专班。
2017年9月,该院经审查,认为小宇符合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对他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在考察期内,检察官与小宇的老师组成“帮教小分队”,每周询问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不定期到学校来与小宇谈心。
过了今年春节,小宇的六个月考察期就要结束了。“看到你的进步,我们真是高兴!寒假里你一定要注意慎重交友,千万不能再犯错误啊。”送行时,检察官们仍殷殷嘱托。
(本报记者欧阳晶通讯员章翠红吕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