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完善困难妇儿司法救助 财务保障体系之建议
2025-09-17 09:54: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基层检察机关困难妇女儿童司法救助金作为专项保障资金,其管理与使用不仅关乎经济帮扶的实效,更体现司法为民的温度。通过构建“多元筹资、精准分配、全程监管”的财务体系,既能破解资金不足、分配不均等现实难题,更能让每一笔救助金都发挥最大效能,真正成为困难群众的“及时雨”。笔者基于基层实践,从财务视角剖析救助金管理的现状、问题与优化路径,为构建可持续的司法救助财务保障体系提供思路。

  当前基层检察机关在救助金财务管理上仍存在三方面短板:资金筹集的“财政依赖症”与财务脆弱性。财政拨款占比过高导致资金规模受地方财力制约,当地方财政收紧时,救助资金首当其冲被压缩;资金审批的“流程壁垒”与财务效率损耗。跨区域、大额救助的审批流程冗长,造成资金到位延迟。部分地区对“困难程度”的量化缺乏明确的财务分级标准,导致同类案件救助金额差异较大,增加了财务复核成本;资金监管的“末端乏力”与财务风险隐患。跟踪回访的财务覆盖不足,偏远地区受助对象的监管存在“盲区”。

  笔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更具弹性、更有效率、更安全”的财务体系: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建立动态预算机制,由检察机关根据前三年救助数据测算下一年度需求,报财政部门纳入预算,确保资金规模与救助需求匹配。激活社会捐助活力,搭建企业捐助平台,对捐赠企业给予公益表彰等激励。

  优化审批流程。对单笔5万元以下的妇女儿童救助案件,授权检察院自行审批。跨区域案件通过一体化平台实现线索共享、审批联动,缩短平均审批时间。

  强化资金发放与使用监管。实行差异化发放模式,对未成年人、残障妇女等群体全面推行“分期发放+用途绑定”,救助金直接拨付学校、医院等机构,避免中间环节挪用。构建全流程监管网络,联合妇联、社区网格员开展每月跟踪回访,对大额救助案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救助金用在实处。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