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两地检方共护大运河水晏河清
2025-04-10 09:33: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近日,常州经济开发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来到大运河常州—无锡交界处,对前期办理的一起大运河违章修船点污染环境公益诉讼案进行回头看,团队成员们欣喜地看到,盘踞大运河8年的“散乱污”修船点已被拆除,大运河水晏河清,岸边绿化郁郁葱葱。

  常州经济开发区与无锡惠山区分别位于大运河沿岸上下游,共享运河的滋养。为筑牢大运河司法保护屏障,两地检察院从2021年起建立了大运河保护跨区域协作机制。2022年11月,两院联合开展大运河巡航,行至两地交界处河段时,一处修船点引起了检察官们的注意。

  修船点位于沿河弯道,两艘破旧的船只上架起一副高大的吊艄架,经营者正对吊艄架上的一艘大船进行电焊作业,临岸的河面上架起一间彩钢板平房,岸边的滩涂被占用成为修船场地,堆放了修船用的工具,其中包括大量易燃易爆气体罐及危险化学用品。“这个修船点可能没有通过审批和检验,存在安全风险和严重污染问题。”检察官敏锐地作出初步判断。

  果不其然,经初查发现,该修船点的经营者是一对父子,他们曾从事过修船工作,2016年,他们未经审批,在大运河常州—无锡交界处开办修船点,以低于市场价的维修价格吸引过往船只,开展维修作业。

  常州经济开发区检察院联合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进一步调查发现,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选址,这一修船点“野蛮生长”了8年之久。该修船点所处河道属常州管辖,紧靠的堤岸又属无锡境内,违章修船行为涉及两地的交通、消防、水利、环保等部门管辖。这一跨越两地的特殊状态,给相关执法部门带来困难,虽几经整治但迟迟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明确了执法的难点和堵点,之后的两年间,涉案两地检察院一方面多次赴现场调查,通过走访周边群众,询问当事人,借用无人机、卫星云图等技术手段,查清了修船点的违法行为和对公共利益的侵害事实。另一方面,为厘清监管责任,凝聚执法合力,两院先后5次组织两地7家行政单位召开磋商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监管职能交叉问题上达成共识,最终确定由水上交通部门和沿岸属地政府落实整改责任。

  为推动两地行政机关落实责任,两地检察机关也积极行动起来。2024年8月22日,根据管辖两院分别制发的检察建议,常州经济开发区检察院依法向水上交通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其依法履行航道安全管理、船舶污染监管执法职责。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向修船点所在的乡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其履行属地湖港堤岸及水域安全生产、行洪防汛及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收到检察建议后,两地行政机关拧成合力,进一步提高执法力度,全方面打击违法行为。

  两年多以来,两地检察院除了履行检察监督职责的“硬办法”,还协同行政机关多次采用释理说法“柔措施”,通过与修船点父子的沟通,向他们讲法律、谈政策、说道理,父子俩从拒绝到理解,表示愿意逐步关停修船点,过岸上生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底,好消息传来,父子俩彻底关停该修船点。在两地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协同履职下,修船点的违章设施被全部拆除,堆积于河道的垃圾和沿岸的杂物得到彻底清理,河道泥沙得以疏浚,先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修复。

  “目前大运河常州段航道‘三改二’工程正在进行中,大运河的运力又将进一步提升。这次我们合力清除困扰大运河8年的‘制污点’,也是为该工程献上的一份检察礼物!”常州经开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负责人邱萍开心地表示。

  编辑:洪玮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