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克,男,现年15岁。初中毕业后浪迹社会,无所事事,问父母要了学费说学理发,实际却与小兄弟们厮混在一起,整日出入酒吧、KTV。
父母和邻居都以为小克在学习理发,有手艺养家糊口,度过平淡而又幸福的一生。
直到他震惊了全村——
小克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也吓坏了他的父母:“我的儿子一直很老实,怎么会做坏事?”
小克的父母多次前往当地检察院反映情况,甚至带去了小克从幼儿园到初中得到的所有奖状,希望检察官能够酌情考虑,“再给小克一次机会吧。”
小克父母不相信小克会违法犯罪,直到检察官向他们出示了网上流传的视频。
这手臂花花绿绿的人,是我们家小克?
是的,这是小克身上的文身。
检察官对小克父母说,在问及小克,为什么要纹文身时,小克回答说这是潮流,社会上的兄弟们都去纹文身。
小克父母摇摇头,表示并不知情,并表示愿意配合检察官劝导小克认罪认罚。
见到父母,小克表现出惭愧的模样,但父母问到“为什么纹文身不和父母讲”时,小克表示 “兄弟们都有文身,我要是没有,就不是兄弟”,并说道:“我当时觉得身体反正是我自己的,我想纹什么就纹什么,我就选了这些看起来最酷的图案。现在我也很后悔,但是听说洗不掉了。”
承办检察官具有多年的办案经验,明白16岁少年的逆反心理,她向小克普及了民法知识,告诉他《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实施其他民事法律行为需由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因此,未成年人不享有“文身自由”。
经过多次耐心沟通,小克总算是明白了文身的真正寓意,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义气,并表示认罪悔罪,想要重新开始生活。
在检察机关对小克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后,小克在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社工的帮教下,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并对身上的文身进行清洗,今年还上了一所中专院校。
“真的太难受了,我现在夏天不能穿短袖,不然对同学影响不好,我也不想再受到大家异样的眼光。”小克对帮教老师说,“现在知道了这些图案对我生活,学习甚至以后择偶都有影响,洗起来真的太难太痛苦了。”小克母亲也说,洗文身费用昂贵,但是不论是小克还是她,都希望能洗掉。也希望一年的考察期后,小克能以新的姿态回归重启生活。
小克的案件告一段落,但更多“小克”的案件还没有结束。“兄弟们都有文身”这句话,让沭阳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承办检察官上了心。
承办检察官调取了多份未成年涉罪案件信息,发现大部分涉罪未成年人留有“殺”“一生戮战”等字样文身和黑白无常、天眼、死亡线等图案文身,他们以特定文身为团伙标志,招摇过市,动辄打架斗殴,在浪费青春的同时,也对社会治安造成影响。
向省市院汇报后,该院立即成立由第四检察部、第五检察部组成的公益诉讼办案组,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经过联合检查,调取书证,调查核实,委托技术取证,该院认为文身属于理发及美容行业,文身清洗则属于医疗美容行业,部分文身场所未取得相应资质,为未成年人纹身或清洗文身,侵害了不特定未成年人的身体权,也给未成年人的学业、择业、社交等造成较大影响,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对此,检察机关应当向相关文身场所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相关职能部门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督促其履职尽责,为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检察听证
10月30日,沭阳县检察院对文身馆为未成年人纹身公益诉讼案件举行公开听证会,就国民行业标准的分类,行政主管范围和职能界定,处罚依据和行政履职方式等问题深层次听取意见。听证会邀请卫健局、市监局、商务局、关工委、妇联、未保委等6家单位共同进行听证,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听证员。
听证会由沭阳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海涛主持,会上,主办检察官、该院副检察长叶梅、第五检察部主任司迎松分别介绍案情并发表意见。
针对市监局、商务局、卫健局如何履行监管职责议题,三家机关各自进行陈述。
听证员对行政机关进行提问。
针对文身馆为不特定未成年人纹身是否侵害公共利益、是否应当对文身馆立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进行审查这一议题,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单位发表了意见,认为检察机关进行公益保护的做法非常好,符合我国民法典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精神。相关职能机关应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对无证无照经营以及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的文身馆进行整顿。
听证员经过评议,认为文身馆为未成年人纹文身、洗文身,对未成年人的身体造成损害,未成年人通过纹文身显示凶狠,拉帮结派,盲目崇拜,迷失信仰和核心价值观,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市监局、卫健局应当在全县范围内对美容行业梳理排查,规范整顿,引导文身馆依法经营,并加强监管,对违规经营的文身馆依法处罚,不在本单位管理范围内的事项,应及时移送至相关职能单位。
张海涛检察长表示,公开听证会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精准监督理念的贯彻落实。“听证会公开透明,能够充分体现司法的公信力,既是对行政机关实现公共利益、履行行政职责的监督,也是对检察机关维护公共利益、履行行政公益诉讼职责的监督。”
文身知识普及
文身,昔称雕青,俗名刺花,是有意识地将各种图案和文字先在人体上画好,然后用针刺入皮肤,拔出后再注入墨汁、朱砂或其他染料,使色素进于皮肤内而成文身,文身的内容各式各样、千奇百怪,有的甚至是表现低级趣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纹文身已被视为不合时宜,而有文身者亦往往引人侧目,但目前却有少数青少年视文身为“时髦”,且有文身现象像瘟疫一样蔓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