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在家是否安全,保姆带娃是否尽责,家中是否遭贼?为图安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里安装智能摄像头,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了解家中情况。一些不法分子也钻了这个空子,针对没有更改初始用户名和密码的摄像头系统,窃取个人隐私,牟取不法利益。
近日,经泰州市海陵区检察院提起公诉,27名犯罪嫌疑人涉嫌盗用摄像头账户密码实施犯罪活动,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至拘役六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32岁的张先生在一个“会员交流”QQ群中,看到有人发布了一些监控截图,有家居生活的,有更衣室的,有美容院的,甚至还有医院产房的……并称:“想要精彩内容,可私聊!”显然,这些截图都来自监控摄像头系统,且当事人并不知情。那么,如此私密的图片为何会被不法分子任意截取?张先生感到很疑惑。想到自家也装有摄像头,不禁心里一惊,立刻拔掉摄像头的插头,并拨打报警电话。
经查,犯罪分子在网络上通过不法途径购买专业“扫台软件”,程序启动后会源源不断地跳出摄像头的IP地址,犯罪分子则用一些安全系数不高的口令密码,进行大范围扫描,批量破解一直使用初始用户名和密码的摄像头系统。成功后,犯罪分子便将账户密码通过社交平台售卖、交换。
检察机关认为,根据刑法规定,摄像头系统的设备号、账号、密码是受法律保护的“身份认证信息”。犯罪分子通过上述非法手段获取账号密码,私自登录他人安装的摄像头系统,实现对监控画面的查看、监听、抓拍、录像、回放等操作,实际上完全控制了摄像头信息系统,其行为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检察官提醒,广大居民要增强使用摄像头的安全意识,警惕个人隐私被侵犯。一是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智能摄像头产品,切勿购买“三无”产品。二是使用时应及时主动修改智能摄像头默认密码,重新设置有一定的复杂度的密码并定期修改。三是摄像头不要正对卧室、浴室等隐私区域,要经常检查摄像头角度是否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