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拒接了三十二次的电话打通了
2023-08-18 11:34: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检察官,感谢你们的锲而不舍,让我感觉到法治的力量和温暖。”电话这头,泰州市姜堰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幽默地回复道:“反诈警觉性要继续保持好。”

  事情回到两个月前,在检察官的督促引导下,一起电诈帮信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主动退赃。然而发还赃款需要被害人提供本人名下在用的银行卡号和开户行名称,而这些被害人因为曾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警惕性都很高,每次检察官电联,表明身份和意图后,对方不是直接挂断电话,就是生气地说:“你以为我还会上当吗?”

  好在经过不懈努力,承办检察官通过联系当地公安机关、村居委会帮忙等方式,联系上了多数受害人并顺利发还赃款。然而最后一名被害人小杨却始终没有音信。小杨的户籍地在山西省某县,被骗及报案却是在外地。由于他电话不接、短信不回,检察官不清楚小杨现在人在何处,工作一度陷入停滞。

  在打了三十二个电话以及发了若干短信被拒后,检察官迅速转变思路,查号联系到小杨户籍地所在的检察院,在简要介绍情况后,该院案管科袁主任爽快地答应帮忙联系。

  第二天,小杨的电话就打通了,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好意思啊,检察官,我以为又是诈骗电话。”原来当年小杨大学刚毕业,好不容易在大城市找了份工作,电信网络诈骗分子谎称他有助学贷利率要转换,让他把所有的钱都转到“安全账户”里,涉世未深的小杨被骗后,心灰意冷之下回到家乡。小杨的心结打开后,接下来的工作进展神速。

  “没有想到我被骗的钱还能领回一部分,更没有想到,尽管我误会你们是诈骗分子,那么多次拒接你们的电话后,你们依然没有放弃!”小杨动情地说。

  编辑:卢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