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免税消费“陷阱”引发关注。2月12日凌晨,针对伦敦希思罗机场一免税店被曝区别对待中国消费者,涉嫌优惠券欺骗一事,该免税店所属公司WorldDutyFree发布声明称,已经开始进行调查,对于已存在的问题立刻纠正,希斯罗机场也为此向中国游客道歉。同时,国内多家旅行社承诺,可帮顾客询价防价格歧视。业内人士指出,若证实该行为属实,应当引起我国外交部门的高度重视(2月13日《北京青年报》《北京商报》)。
就事论事讲,这一事件似乎可以暂告一段落了,但就国人海外旅游购物遭遇价格歧视来看,却只是一个反思应对的开始。
事实上,国人海外游购物遭遇价格歧视的,绝不仅仅是英国希思罗机场这一起事件。近些年,仅媒体公开报道的,就有不少。比如在日本,有的免税店误导中国游客,专门售卖市面上没有的纳豆精、酵素等保健品,而且概不退换。在澳洲,一免税店曾被曝专门坑骗中国游客。
国人之所以频频遭遇海外旅游购物价格歧视,有多方面原因,比如盲目崇拜购物、不理性购物等。但从根本上讲,还是由于对所旅游的地方和购物地点的相关商品或服务行情缺乏必要的了解。当然,也与相关旅游购物等服务帮扶不力有关。比如,旅行社应该为游客提供旅游购物的详细信息,但遗憾的是,他们只是表示“可帮游客询价”。再比如,作为驻外使领馆,也应为国人海外游提供必要的旅游购物信息。
有效防止国人海外旅游购物遭遇价格歧视,不能简单只靠网友曝光、旅行社自觉,同时需要相关方面更有力的应对。一是有必要把提供海外游沿线购物价格等相关信息,作为相关旅行社提供服务的一项强制或准强制服务内容予以保障;二是国内旅游部门及时有效与外交部门等有关方面合作、协商,强化驻外使领馆等机构在国人海外游、购物等方面的信息提供、发布和服务等,避免由于国人信息掌握不对称而遭遇海外游购物价格歧视。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国人海外游高峰已经启动,遭遇海外旅游购物价格歧视的风险自然也在无形中上升。期待有关方面能够看到维护国人海外旅游购物等权益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并以此为契机,抓紧完善相关制度、服务、沟通等工作,为国人海外旅游购物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