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古城700余口古井获“新生”
2025-02-13 10:06: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在七里山塘席场弄39号的一口百年古井边,几位附近居民正在话家常。不久前,井边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经过综合治理,古井焕发新生,井水越发清澈起来。

  这是苏州市姑苏区治理小微水体的特色创新举措带来的成效。

  古井,是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承载着一代代苏州人的生活记忆。姑苏区作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共有700余口古井,其中80%仍为日常使用,井水水质影响着周边居民的用水安全。

  “我们这里有几口古井水质大不如前了!”2023年以来,姑苏区检察院陆续接到居民反映古井的水质问题。检察官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这些古井周边不少餐饮商户存在随意倾倒餐厨废水等违法行为,废水进入雨水管网后渗透至地下水系中,对古井水质造成持续影响。

  为此,该院开展了“城市水系360度体检——净井有条”专项行动,调取水务部门的水质监测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为餐饮商户聚集区域周边的古井精准“画像”,找出20余口可能存在水质问题的古井。经专业检测,这些古井水质均存在总磷、氨氮超标的情况。经过立案调查,该院推动主管部门对古井周边餐饮企业常态化监管,并对涉案古井进行清淤整治。

  以古城整体水系水质改善为核心,姑苏区检察院搭建了古井水质监测的大数据监督模型,实现古井破坏、水质污染的高危预警推送。同时,与姑苏区住建委会签《关于加强古城保护更新工作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强化古城更新中对小微型古建文化遗产价值的保护;与姑苏区水务管理中心会签《关于加强水环境保护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加强行政执法和检察监督在水环境治理的协作配合,共管共治。截至目前,姑苏古城区已初步构建古井从文化遗产到水系治理的360度综合治理格局。

  编辑:卢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