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沭阳检察的“笔杆子”,干警们必然想到是年纪不大但头发一簇簇花白的乙增武。他的文章思维辨证、精巧细致,是沭阳检察干警写作学习的必读范文。
进入检察院工作之前,乙增武曾担任人民教师,他说,以前为了自如应对学生们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问题,平日里自己把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阅读上,“书中自有黄金屋”,潜移默化中知识面涉猎愈加广泛,对事情的总有独到见解,这也让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为“笔杆”功夫打下了基础。
2015年9月,乙增武从反贪局调到办公室工作,大家都说办公室是“苦差事”,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特别是写材料的人,那更是“费脑子”“费头发”。乙增武笑着说:“没事,我发量多”!
无论是讲话稿、汇报材料、信息文字,还是后勤保障工作,他都处理的有条不紊。尤其是文字材料,需要“熬”时间,拼精力,动脑筋,他的发际线倒是没有变高,但发色却渐渐泛了白。
“‘以文辅政’,虽不能在司法办案中‘惩恶扬善’,但要在‘笔杆’之中服务大局。”乙增武给自己的定位明确又清晰。
围绕平安沭阳、法治沭阳建设开展高发类案研判,先后就妨害公务、合同诈骗、套取涉农补贴等20余类高发案件展开分析,推动全县开展涉农财政资金补贴、禽苗销售、特种车辆安全作业检查等多项治理活动。结合检察案例针对发现问题,主动向县委提交研判报告,督促开展住宅小区业主信息泄露专项整治,相关部门先后约谈了13个小区物业负责人,对7个小区物业公司进行处罚,极大地保护了业主的隐私权,解决了群众头疼许久的“老大难”问题。
检察调查研究的“行家里手”,实现把调研作为推动党组工作、落实政策、辅助决策的法宝。
在司法体制改革实践初期,乙增武以独特的敏锐性将员额检察官绩效考核这一新鲜事物作为课题研究,探索构建了较为科学、完备的员额检察官绩效考核体系,后该项工作被省检察院立项,他撰写的阶段性成果总结刊载于检察系统知名期刊《检察工作》,为检察官绩效考核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立足检察实务问题,撰写的《应当允许协商处置质押物》《环境侵权责任的法律适用思考》等15篇调研文章分别在《中国检察官》《检察日报》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乙主任真的是高质、高产,感觉他的大脑就像个永动机……”同事们在谈起他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感叹。
作为检察机关枢纽部门的负责人,除了文字工作,乙增武还是办公室的“顶梁柱”,面对要事、难事、急事,他从容应对、思路清晰、细致入微。
2020年春,在排查本单位新冠病例密接人员时,细心的乙增武除了对本单位干警严格确认筛查,还从干警提供的线索中追根刨底、仔细摸排,第一时间发现并报告沭阳首例确诊新冠病毒病例线索,与之接触的187人被及时隔离,传播途径被有效截断。县委主要领导夸奖县检察院扮演了“吹哨人”角色。
为了使单位疫情防控常态化、科学化,他连日加班完善防控预案,建立晨检、日报、值班等工作机制,带头巡查消毒、通风等工作的落实情况,每天坚持询问被隔离的16名干警健康状况,直至干警全部安全返岗。为加强防疫宣传,乙增武在“沭阳检察”等公众号上发布疫情防控文章22篇。
“全省检察机关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法学会环境法学会理事”、“全省检察机关‘检察专门人才’”、“宿迁市法学人才库成员”……乙增武的“高光”时刻,是一次次站在领奖台上,更是闪耀在那最平凡的苏州东路5号院的办公室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