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盐城规范法治宣讲守护“未来的你”
2021-09-09 09:37: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本报讯(通讯员 王卫华 张艺 记者 张旭)为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司法保护,进一步规范检察机关派设法治副校长工作,近日,盐城市检察院制定出台《盐城市检察机关法治副校长选任及管理办法》。

  《办法》共11条,从“任职条件、聘任程序、工作职责”等方面对法治副校长有关工作进行明确,同时要求全市检察机关以法治副校长为桥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及学校的协同配合,持续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

  “能在盐城中学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我深感责任重大。尊法学法、知法守法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具有特殊价值和特别意义。今天我走进校园,走到你们当中来,就是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宣传法律知识,让更多的未成年人与法为伴,走好青春成长的每一步。”2019年11月,盐城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葛冰走进盐城中学,郑重接过法治副校长聘书,并以《法治为伴 筑梦青春》为题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在检察长的推动下,法治副校长队伍不断壮大。2019年以来,全市77名院领导、37名未检检察官等共250余人担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

  为提升宣讲质量,盐城市检察院未成年检察部门组织开展全市法治宣讲比赛,选拔10余名检察官组成“湖海未检法治进校园宣讲团”,并形成法治副校长、宣讲骨干、普法志愿者的阶梯式宣讲队伍。两级检察院利用开学季、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法润校园 守护花季”等主题法治宣讲468场,覆盖300余所学校,向近110万名师生传播了法律知识。2020年,盐城市检察院被最高检评为“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表现突出单位”。

  “我们开展‘菜单’式普法服务,通过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校园法治需求,同时结合近期社会热点和高发案件,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并逐个集体讨论,有针对性地确定了预防性侵、网络安全与犯罪预防等近20个主题的宣讲课程,通过‘菜单’式的方式提供给学校选择。”盐城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彭静介绍。疫情期间,盐城检察机关还以抖音小视频等形式,向教育部门及社会公众推送网络法治课程40余节。盐城市检察院联合团市委组织盐都及东台检察院开展学校普法直播课,获评省级青少年“法治公开课”示范课。

  两级检察院积极探索法治进校园新模式,实施法治案例融入学校思想品德课教程计划,推动以检察官上台为主的模式逐步向法治案例融入课程为主的模式转变。盐城市检察院联合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将模拟法庭等融入社会实践教育课程,响水县检察院联合县教育行政部门推行将普法课程融入日常思德教育的“五课”制度。

  对于法治教育方式,盐城龙岗中学副校长崔海青表示:“很生动,检察官采用了文字、图片、视频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用校园语言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也让孩子们在互动活动中学会了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

  校园安全不止于校园之内,法治进校园也不仅仅是上法治课。盐城检察机关加大对危害校园安全犯罪的打击和预防力度,并通过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亭湖区检察院在法治授课中发现有学生吸食、把玩电子烟,及时向有关部门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推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建湖县检察院发现校园饮食安全隐患后通过检察建议方式推动职能部门启动教育惠民工程,建立健全以学校为主的供餐配餐服务体系。

  针对近年来高发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盐城市检察院联合市教育局等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等18个工作机制,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两级检察院以“一号检察建议”为抓手,创新采用“1+1+1>3”的模式,通过一堂法治课、一场座谈会、一次安全检查的方式,向学校等宣传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教育员工入职查询制度,同时,联合教育局等开展师风师德法治教育和预防警示专项行动,并将幼儿园、教培机构教师纳入宣讲对象,不断织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孩子的成长牵动着太多人的心,他们是每个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盐城检察机关将坚持把‘法治进校园’融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中去,在孩子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以未检之力护未来之光,以检察职能之履,赋能未成年人法治人生之旅。”盐城市检察院分管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副检察长童加舟说。

  编辑:卢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