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多元司法救助让他重拾生活信心
2022-08-22 17:55: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如果不是检察机关的关心和帮助,我的生活可能到现在都没着落……”2022年7月4日,被救助人禹某对再次回访的淮安市淮阴区检察院检察官陈思霖表示感谢。如今的禹某与朋友合开了一家装修设计工作室,生活有了盼头,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事情要从2020年3月30日的晚上说起。被告人王某酒后与胡某发生口角,胡某的儿子禹某闻讯赶来,与王某产生争执并相互殴打起来,王某持菜刀将禹某头部、手部砍伤。经鉴定,禹某身体损伤程度属轻伤二级。

  刑检部门检察官在办理该案时,发现被害人禹某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便第一时间将救助线索移送至控申部门。控申部门随即启动司法救助调查程序,实地走访当地村干部、群众及相关部门。经核实,禹某家庭原是所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脱贫后属于比较贫困户,禹某父亲在其10岁时因患肝癌去世,靠母亲一人在农村做保洁维持生计,母子二人相依为命。2014年9月,禹某大专未毕业便应征入伍,2016年9月退伍后回老家从事室内装潢设计工作。

  而今,禹某因手部被砍伤导致无法工作而失业,且一直未获赔偿,母子二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如何才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考虑到禹某是生活困难的农村地区退役军人,属于重点救助对象。2021年7月6日,淮阴区检察院就禹某申请国家司法救助案召开公开听证会,与会的代表、委员一致认为,禹某符合司法救助条件。随后,该院加快案件的办理节奏,于5个工作日内向禹某家庭发放了司法救助金1.4万元,同时对接相关部门,帮其成功申请民政部门退役军人特殊群体专项救助金1000元,并减免其住院期间90%的医疗费用。

  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还为他提供了临时性的工作岗位,保障其基本生活。

  “我和王某当时达成调解,王某应赔付1万元,他先支付了5000元,剩下的钱应该在2021年9月30日之前支付完毕,但是王某到现在也没把剩下的5000元钱赔付给我。”2022年2月17日,检察官陈思霖来到禹某新开张的装修设计工作室进行回访时,了解到禹某欲起诉王某索要人身损害赔偿款。

  检察官遂帮助禹某书写起诉状,并于2022年4月8日陪同禹某前往该区法院立案庭,以索要赔偿款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决定支持起诉。7月4日,禹某收到区法院寄来的民事裁定书,要求王某于10月底前将剩余的5000元赔偿款赔付到位,如到期未支付,禹某可凭此民事裁定书向区法院申请执行。为进一步扩大司法救助效果,淮阴区检察院随后会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对全区2万余名退役军人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筛查困难人员并重点帮扶3人。

  “检察机关应注重从单一司法救助向多元化社会救助转变,既解决申请人家庭生活的紧迫困难,保障被救助家庭后续生活稳定,又让被害人家庭感受到司法温暖,让他们对今后的生产、生活能重拾信心。”淮阴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庆国说。

  编辑:卢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