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天宁检察院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2025-08-18 15:03: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这个案子,咱们能不能从刑事、行政、公益诉讼三个角度一体考量?”在常州市天宁区检察院第三党支部的课题例会上,检察官李锐率先发问,引发了一场关于“一案三查”的讨论。当天,她领衔的党建课题《党建引领三法衔接,完善环境保护监管闭环》正式启动。

  近年来,常州市天宁区检察院坚持以党建统领检察工作发展,探索构建“党建引领—问题识别—课题攻坚—结项复盘—成果转化”的闭环管理体系,推动党建与业务双向赋能、深度融合。

  聚焦主责主业 精准设题破局

  “党建课题不能就党建讲党建,必须紧贴检察主责主业,从实战中来,到实战中去,真正做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天宁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鑫表示。

  天宁区检察院坚持问题导向、实效导向,依托案件评查、质效分析、检察建议回访等机制,动态梳理业务难点,形成《业务难点清单》。各党支部结合清单内容和条线特点,从办案堵点、治理痛点中精准设题,推动党建课题从“纸上”走向“案头”。

  同时,天宁区检察院建立“党组织牵头、党员领题、干警协同”机制,由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优的党员干警担任课题负责人,组建协同攻关团队,推动党建工作由“单点嵌入”向“系统引领”转型升级。

  在知识产权领域,第三党支部围绕“以‘退赃退赔’为着力点切实提升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质效”等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探索构筑递进式退赃退赔标准,牵头法院、公安出台相关意见。

  立足品牌创建 延伸融合路径

  以品牌为引领,天宁区检察院推动党建理念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形成“一支部一品牌、品牌引领课题、课题服务业务”的良性循环。

  第二党支部依托“天检行·促方圆”党建品牌,聚焦涉麻精药品新型毒品治理课题,强化诉源治理,开展新型毒品涉网络平台交易治理,联合共建单位常州市四药厂等建立全省首家新型毒品禁毒教育基地,推动全民禁毒宣传向专业化、常态化迈进;在反邪教工作领域,成功打造“天正·无邪”反邪教品牌,进一步推动打造市级层面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和综治品牌,形成固定教育转化“六必”工作法等成熟工作做法。

  第三党支部围绕红色资源保护,联合文物保护单位、基层政府组建“宁聚益”红色党建联盟,依托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明确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方向,壮大公益诉讼守护力量。

  锻造过硬队伍 提升融合效能

  融合发展,关键在人。天宁区检察院始终将干部队伍作为融合发展的核心力量,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检察队伍。

  天宁区检察院注重在业务骨干中选配支部书记,在课题组推行“双导师”制度,通过“检察长+党员”接访、高阶检察官助理轮岗锻炼等方式,提升党员干警统筹协调、组织攻坚、沟通协同等综合能力。

  天宁区检察院下设四个支部,共有6名党员牵头承担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数字检察等领域课题,在课题攻坚中淬炼业务本领、夯实党性修养,逐步成长为“懂党建、会办案、能攻坚”的复合型检察人才。

  同时,天宁区检察院设立“党员先锋岗”,在重大案件办理、专项监督推进、法治宣传服务等重点任务中优先安排党员干警冲锋在前,广泛开展“进网格”“访企业”“送服务”等法治实践活动,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履职动能,发挥好党建在检察工作中的“点火器”和“压舱石”作用。

  完善闭环机制 加快成果转化

  机制是融合落地的关键保障。天宁区检察院同步构建“党建+业务”双向评价机制,聚焦课题“立项—推进—复盘—验收—推广”全过程管理,形成闭环运行体系。通过定期调度、分类指导、成效评估等方式,持续检视课题成果对检察业务质效的带动作用,推动党建课题从“经验总结”向“制度成果”转化,从“单点突破”向“整体提升”跃升。

  目前,6个党建课题均已成功结项并形成机制或调研成果,助力办理的4个案件获评省级以上典型案例,2项工作做法被省、市检察院吸纳推广。

  编辑:洪玮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