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家彼此之间因琐事磕磕碰碰在所难免。遇上了,相互体谅,各退一步,各自安好。一旦控制不住情绪,则有可能“小口角”引发“大手脚”,让小事变成大祸。最后,“胜者”承担责任,“输者”遭受伤害,谁都不落好。
据媒体报道,2022年6月的一天清晨,江苏连云港的陶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到菜市场买菜,发现门口的电动车停车位已经停满。环顾四周,陶某发现高某经营的面食品加工店门口还有停车空间,便将电动自行车停在了高某店铺门口。
高某见状,告诉陶某,自家店面售卖窗口较小,一直停放会影响其做生意。陶某又将电动自行车挪到高某店铺门口侧边。这处区域是高某店铺配货车经常停放的位置,高某认为这样停放也不合适。
就这样,两人逐渐都有了脾气。陶某索性不再理会高某的言辞,直接转身离开。高某见状,从店铺里追出来,想与陶某理论。之后,高某先推搡陶某,陶某也不甘示弱,两人就动起手来,直到被周围的行人拉开。经鉴定,陶某肋骨骨折,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
案发以后,高某留在现场等候公安机关前来处理,并在归案后如实供述其涉案的相关犯罪事实。后高某积极赔偿经济损失,取得了被害人陶某的谅解。法院综合考量高某的犯罪事实、自首情节、认罪态度以及悔罪表现等因素,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高某有期徒刑五个月,缓刑一年。
说起来,高某、陶某二人也都有理亏之处,店铺门口是公共场所,而非高某家的私人区域,但陶某停放车辆,也应当停在规划区域或者不影响他人出行的区域。“六尺巷”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为何学不来那种胸襟气度呢。毕竟,与人方便也是与己方便,若能相互体谅,矛盾纷争又如何会愈演愈烈。
有道是:“打赢进监狱,打输进医院”。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类似于高某、陶某这般,因为些许鸡毛蒜皮之事演变升级为刑事案件,生活中还真不少见。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不能管理好自己的脾气,言语冲突之下丧失了理智。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切勿因一时冲动铸成大错,一旦动起手来就没有赢家可言。当然,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损,那也无须一直忍让,要通过法律途径及时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