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当检察干警看了《第二十条》之后
2024-02-20 09:30:00  来源:宿迁市检察院

  法律是天理是国法是人情

  法律的权威来自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一生

  ……

  作为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电影《第二十条》立足于身边事取材于身边人,将生活中大家对朴素的公平正义的追求和情与法的困境融入嬉笑怒骂的市井乡情,展现案件背后的生活百态。

  在情与法的较量下,在事业和家庭的平衡间,在振聋发聩的叩问中追寻朴素的公平正义……电影《第二十条》引起了广泛热议和基层检察干警的热烈反响。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基层检察干警的心得体会吧~

  金蕾

  宿豫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检察办案必须天理、国法、人情融为一体这句话,不管大案、小案、重大犯罪案件还是速裁案件,对当事人而言,都关乎他们个人和家庭的一生,公平正义的实现是靠检察官过硬的业务本领和情同于心的共情能力,让公平正义扎根于百姓心中。

  李猛

  泗洪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

  贺岁大片《第二十条》直接以《刑法》第二十条作为电影名,讲述的是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电影中能看到“昆山龙哥反杀案”等很多案件的影子。从主人公韩明身上既能看到检察官的职业困境,也能看到社会发展和法律运行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死者为大、伤者为大”的特有国情下,司法人员在实务中不敢大胆适用正当防卫条款,以此作为出罪事由。

  但是,正如电影中传达的观念一样,检察官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必须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要遵循“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愿每一名检察官都像“吕玲玲”一样,听从内心,追求真相,遵从法律。

  刘冰心

  宿城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室副主任

  刑法第二十条,在那时,是温柔的,仿如妈妈的声音,握住你害怕的手,抚平你的颤栗。是的,法一直在那儿,也永远会在那儿,也许有时走入岔道,有时被泥沙淤堵,但奔流不息的脚步永远向前。前方就是天光大亮,请无畏地前行吧,尽管寻找法律真理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

  陈青松

  洪泽湖地区检察院五级检察官助理

  公平正义, 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的朴素含义包含着最基本的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等内容。

  电影《第二十条》将近年来社会热点案件,如昆山反杀案、辱母防卫案、公交车制止猥亵案等案件进行改编,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案件,也都是在群众身边易发多发常见的事,非常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在面临这类不法侵害时,反抗或不反抗?救或不救?程度如何把握?等等,反映出之前人民群众在面对此类不法侵害时的困境,对此类案件如何定性和办理,不仅关乎当事人的权益,也影响社会风气。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监督是社会正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守望正义是一份庄严而厚重的责任,是检察人员的价值选择和理想追求,必须要勇于迎难而进,勇于开拓创新,更加自觉地站稳人民立场,不断更新办案理念,把维护公平正义贯穿于办案全过程,用人民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用人民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让每一个人民群众在面对不法侵害时都能放心大胆地予以反抗或伸出援手,让社会风气更加温暖、和谐。

  高菲

  泗阳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一级科员

  电影《第二十条》不仅以其法律内涵和伦理冲突吸引了我们的关注,更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让我对法律与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影片中的角色们并不是简单的法律符号,而是有血有肉、充满情感与挣扎的真实人物。

  影片中的主角面对的不仅仅是法律条文和案件事实,更是人性的复杂与多样。他在处理案件时,既要坚守法律原则,又要考虑社会效果和人情因素。他的挣扎与困惑,让我看到了自己工作中的影子。他不仅仅是一个执行法律的机器,更是一个有情感、有思考、有责任感的人。

  影片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位因正当防卫而陷入困境的普通市民,法律条文的背后是其残酷的现实生活。法律在保护公民权利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更加关注个体的命运与情感?而校园霸凌的受害者的勇敢与坚韧,则让我看到了年轻一代对于正义与公平的渴望。

  片中的反派人物,也不是等同于简单的罪犯符号,而是有着复杂心理和社会背景的个体,犯罪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人性扭曲。打击犯罪也不能只依靠法律条文,还需要我们扛起社会责任。我们需要通过教育、感化等多种手段,从源头上解决社会问题,提高人们的道德底线,从根源上减少犯罪的发生。

  佴逸仙

  泗阳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五级检察官助理

  影片中,每个案例都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正当防卫的界定、法律与情感的冲突、社会现实的残酷,每一个议题都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这些并不是简单的法律问题,而是涉及到人性、道德、社会结构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

  正当防卫作为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其背后蕴含着对个体尊严和权利的尊重。然而,在现实中,正当防卫的边界往往模糊而复杂。电影通过生动的案例,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处理这类案件时,我们需要更加细致入微地审视每一个细节,更加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法律的公正与公平。

  影片中,角色们面临的选择也让我深感共鸣。在法律与情感的交织中,他们不仅需要考虑自身的利益,更需要考虑社会的公正与公平。这种选择不仅考验着他们的法律意识,更考验着他们的人性。正如我们在处理案件时,也需要面对这样的选择与冲突。如何在法律与情感之间找到平衡点,既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又兼顾社会的人情味,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此外,电影还通过一系列社会议题,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弊端。高利贷、校园霸凌等问题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命运,更破坏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们不仅需要依法打击这些犯罪行为,更需要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根源,积极推动社会的改革与进步。

  戴乐

  泗阳县检察院政治部一级科员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在电影《第二十条》,检察官吕玲玲劝导韩明的话犹在耳边回响。现实生活中,只要是每一次办案、每一次开会、每一次写稿,这句话总是反复提及,万般强调,听的多了,这句话也显得稀松平常起来。但真当我们遇到、接手、办理案件,看见被害人或者犯罪嫌疑人无助慌张的眼神,看到他们想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者忏悔自己的罪行,这句话就像开启办案的开关,自然而然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想要用法律去保护他们每一个人的权益。

  法律条文不是冰冷的逻辑,而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社会关系的规范,对真善美的指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在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该法条中,对于正当防卫的定义却很微妙,怎么样的度,怎么样的反击,才能算是正当防卫。在该影片中,用三段故事普及了“正当防卫”的情形,它告诉我们,绝不能用“事后诸葛亮”的行为去评判在当时情况下当事人做出紧急动作的行为,而是要站在事前当事人的立场,切身实地感受当事人的紧迫情况以及所做出行为的是否合理性。不论是“昆山案”“粪坑案”,还是其他案件,“正当防卫”法条的存在,不应该是冰冷的字字句句,更是有情有义,能成为每个绝望、追求公平正义的人,一个妥善的答复。

  但“公平正义”不仅仅只存在“第二十条”中,每一条法律法规都承载了当事人的“人生”,每一条法律法规都值得法律人去认真审慎地去办理案件,每一条法律法规都应该站在保护每一位公民的真善美的理念、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角度上。

  面对每一起案件,愿我们一直有为不公发声的勇气、有为公平正义坚守的底气、有为弱者鸣冤、为苍生请命的骨气。

  周润辰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综合管理部行政文员

  从电影院出来我已经是汗流浃背了,其一是因为这部片子确实很好笑,是一部合格的贺岁片;其二这部电影讲述的内容是真实的、沉重的、真实发生的。

  从电影拍摄技巧上,这部电影还是一如张艺谋导演叙述手法那般,一条主线,一条辅线,一条暗线,三管齐下还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没有线与线之间的割裂感,这是作为“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技术沉淀的结果,令人钦佩!

  从电影拍摄手法上,该电影没有使用惯常法律题材影视剧常用技巧——长镜头拍摄,而是通过近景镜头和人物特写镜头交叉向观众呈现影片,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发展,让原本严肃的律政题材电影拍出了喜剧的效果,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种让观众更容易接受的普法方式。

  “法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是霍姆斯在《普通法》中提到的,即使历史走过百年,这句话也同样适用。如果你学过刑法,“于欢案”和“昆山反杀案”一定不陌生,这部电影就是以上述两个案件为原型改编而来。《刑法》第二十条讲的就是正当防卫相关规定,但在较长时间内,正当防卫判例出现的频率并不高。

  2018年12月18日,昆山反杀案被收入最高检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尘封许久的“第二十条”终于在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正义观中被唤醒,河北涞源反杀案、河北董民刚案、云南唐雪案……这些案例的出现正迎合了老百姓心中最朴素的正义观。

  法的权威在于实施。法的权威来自国家机器作为背书,同时也来自人民心中的“那杆秤”,让判决结果在人民群众心中感受到正义,不法向法让步,这正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时代回声。

  编辑:卢光慧